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金融 >  >> 
陈光燕:小产业也能做大文章-热资讯
来源:东方资讯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02 08:22:24

三峡日报通讯员 刘世卫 王昕

春雨过后,远安县鸣凤镇北门村沮河沿岸百草丰茂、风景宜人。春笋掩藏在青翠挺拔的雷竹林中,悄悄从泥土下冒出尖来。在湖北郊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,负责人陈光燕正在检测鲜笋的各项技术指标。


(资料图)

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,凭着一腔热爱,研发出国内领先的竹笋加工保鲜工艺,并获得了高级农艺师职称。陈光燕用25年的坚守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“雷竹大王”。

敢拼敢闯学技术

上世纪九十年代,陈光燕曾长期在外从事机电设备维修。1998年,他响应返乡创业的号召,用多年的积蓄购买了远安县鸣凤镇北门电站,从事水利发电工作。

电站外有一片荒地,陈光燕思索着怎么把荒地利用好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萌生了一个想法:把荒地种上雷竹,出产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的原生态竹笋。

“当时就是凭着一股子闯劲!”陈光燕一边经营电站,一边种植雷竹。至2006年,他将200余亩荒地变成了四季常青的雷竹林。

然而,隔行如隔山。由于不懂引种、施肥等技术要领,竹子连片死亡,损失50多万元,这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。陈光燕只好变卖了经营多年的电站。

骨子里不服输的陈光燕,决心潜心学习雷竹种植技术。他一咬牙,怀揣《中国竹类植物图鉴》,自掏腰包奔走全国各地,考察学习雷竹种植技术。通过反复考察、试种,通过引进不同海拔、不同品种的搭配,终于实现了四季出笋、产量稳定的阶段性目标。

做农业用“心”更用“新”

雷竹丰产了,但不代表丰收。由于竹笋集中出土上市,鲜笋价格波动大,光做鲜笋利润非常低。陈光燕思考后,决定拓展产业链条,走深加工的路子。

竹笋的生产包装,关键是保鲜。陈光燕发现有些包装竹笋采用防腐剂处理。为此,经过无数次实验,成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全生物保鲜工艺——“无防腐剂、低温灭菌竹笋保鲜工艺”。没有防腐剂的产品,一上市就受到各地客商好评。

尝到科技创新甜头的陈光燕,在研发方面一发不可收拾。2022年,他又成功开发竹笋阶段灭菌保鲜工艺,除了不添加任何防腐剂,还能常温保鲜,并充分保留竹笋原有的鲜脆。

“做农业既要用‘心’也要用‘新’,要有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!”陈光燕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今年,他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、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标准化委员会邀请,参与制定了《优特级竹笋罐头》团体标准的制定。

不做只追逐利益的商人

如今,陈光燕的袋装竹笋俏销全国20多个省份,出口销往马来西亚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。今年,在远安县农业局的支持下,他投资1000万元新建标准化竹笋加工生产车间,预计年产值可达3000多万元。

致富不忘穷乡亲。自2016年起,陈光燕在宜昌点军区和远安北门村、北沟村等地推广普及竹笋种植和加工技术,并托底回收农民的鲜笋。目前,仅远安县每年就可收购消化20多万亩的竹笋,年产竹笋3000多吨。近些年,他还与贵州、江西等地笋农合作,负责竹笋种植技术指导、托底统收,帮扶笋农1000余户。

今年57岁的陈光燕,依然一心扑在农业技术研发上。他所在的北门村,也从不起眼的城郊小村,蜕变为了闻名全国的水美乡村试点。

“不做只追逐利益的商人,才能基业长青。”回顾创业历程,陈光燕说,自己是一个农民,将来会继续身沾土、脚带泥,用竹子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,躬耕在热爱的土地上,把更多的实用技术带给农民群众,助推现代农业发展,让新农村释放新的魅力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