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金融 >  >> 
宋仁宗驾崩后,继位的宋英宗装病导致无法下葬,司马光心生一计 热资讯
来源:哔哩哔哩      时间:2023-07-03 22:54:25

在中国的数千年历史上,有两本书被称为“史学双壁”,一本是纪传体的《史记》,另一本则是宋仁宗时期司马光编撰的《资治通鉴》。

《资治通鉴》详细论述历朝历代政治得失,其对人性洞悉之深,世事了解之明,让后世之人叹为观止。

司马光不仅写出了《资治通鉴》这样的历史巨著,在从政的近50年间,同样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政治智慧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1054年,44岁的宋仁宗已经到了考虑立太子的年龄,但作为皇帝,宋仁宗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儿子。

曾经有嫔妃给他生过儿子,但不幸的是都夭折了,女儿倒是有几个。

立储涉及国本,皇帝不急,下面的大臣早就按捺不住了。

先是太常博士张述站出来劝谏宋仁宗,讲了鲁国漆室女的故事:漆室女,是鲁国漆室邑的一名女子。到了适婚年龄不思出嫁,坐在家里长吁短叹,旁人问她为何如此,是否是想要嫁人了,无合适人家。

漆室女长叹一声道:“我怎么可能因为没嫁人而难过呢,让我忧虑的是我们的国君老了,而太子年幼。”

张述接着说:我为官二十多载,而今天太子未立。我如果不劝谏您,我连一介女子都不如啊。有何面目去见祖宗。

接着是包青天包拯,向宋仁宗直言,请皇上立太子。仁宗直接反问包拯,卿欲立谁?

这里面有点威胁的意思了。

包拯回答的倒是从容不迫:老臣已经74岁,跟您一样没儿子,立谁为太子跟老臣没有任何瓜葛,老臣也不求啥儿孙富贵,老臣但求心安啊!

结果,宋仁宗不置可否,“爱卿所言甚是,让我再想想吧,此事急不得”。

几年后,宋仁宗又一妃子生育,结果还是女孩,而且刚出生六十多天就死了。这一次宋仁宗心灰意冷,只好扬天长吁:看来天意如此。

司马光此时已经调回京城,担任起居舍人。起居舍人就是在宋仁宗身边服侍起居,并记录仁宗言行的官。

能担任起居舍人,大概跟他写史书有很大关系,官虽不算大,但很重要,毕竟是皇帝近臣。

司马光准备已久,早就在等待一个一击必胜的机会。

于是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奏章,大意仍是劝谏仁宗立太子,只是写的非常温和,拿出了史官的功底,引经据典,用历史人物说话旁证博引。

宋仁宗看过后,沉默不语,半晌,望着司马光:“就按你说的意思办吧,去通知下中书省具体办理此事”。

这个时候考验来了,皇帝让你去通知中书省丞相去办理立储大事,你去还是不去?

冷静的司马光一口回绝了宋仁宗:“此事不可,愿陛下自以意谕宰相。”

这么做有两层深意,一是立储为大事,必须要由宋仁宗亲自下旨给丞相;二是若自己传旨,将来新帝继位,拥立功劳很大一部分都算自己的,宋仁宗亲自通知,则功劳大部分算中书省丞相。

显示了司马光过人的政治智慧,不贪功,不揽功,仕途之路越走越宽。

1063年,宋仁宗驾崩,继位的宋英宗装病躲在深宫里,不肯给宋仁宗送葬,任谁去劝都没用,就是一句回话:“我生病了,实在是哪里也去不了”。

宋英宗赵曙装病,原因是想让自己的生父赵允让称皇帝,这种事情皇太后跟群臣哪里能同意,把大臣们给震惊的不行。

所以赵曙一气之下,干脆就躲了起来,跟群臣耍起了脾气,任凭文武大臣们劝谏还是谩骂,就是不出寝宫。

大臣们一看停灵太久,不下葬实在不行。

这时候司马光心生一计,他把太医院以及曾经给赵曙看过病的医生都叫过来,将赵曙近年来的医疗记录全部整理出来,并晒出宋英宗的体检报告,看,啥事没有,身体一直好的很:“六脉平和,体内无疾”。

面对司马光这么一出“逼宫”,宋英宗装不下去病了,只好乖乖的走出寝宫,给宋仁宗下葬。

司马光做事张弛有度、知进退,在一生中始终能做到世事洞明,人情练达。

1071年,因看不惯王安石为首的变法作为,便上表辞任京官,求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,自己退居洛阳。

从此司马光闭门谢客,决口不谈政事,在洛阳一待就是十五载,将全部心思放在编撰《资治通鉴》上。

司马光为官清廉,在洛阳居住期间条件极差,为躲避酷暑和蚊虫,便在房子下面挖了一间地下室,穴居其中,以便安心写书。

1084年,66岁的司马光终于完成了《资治通鉴》书稿的全部编撰工作。

宋神宗得知后震动,认为成书“有鉴于往事,以资于治道”,便赐书名《资治通鉴》。

1085年,司马光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刻,出任宋哲宗宰相,实现自己革除新法弊端的政治抱负。

纵观司马光的一生,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光明磊落,坦坦荡荡的正人君子。他的一生中真正做到了恩怨分明,坚持自己的意见从不动摇。

穷则独善其身,孤居洛阳编修《资治通鉴》;达则出任宰相,兼济天下。无论处于何种的境地,司马光都不忘心中的抱负。

这或许与司马光爱读史书有很大关系,以史为鉴,心中始终有盏灯,照亮着他前进的路途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